在促进文商旅体展联动发展方面■★,申报企业基于自身优势拓展业务板块,开发跨界创新项目,激活文化消费动能。上海华人文化演艺有限公司通过演艺项目一站式服务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融合赛车文化潮流音乐,打造自主IP音乐节;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等文化赋能消费新型活动,打造夜景旅游新IP。
上海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文商旅体展联动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极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扎根上海这片沃土,优秀文化企业萌芽生长成材,枝繁叶茂■■◆★★,亭亭如盖。12月26日◆◆◆◆,第五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评选在世博会博物馆揭晓◆★,我市20家企业■★◆★、20位企业人物分别入选上海文化企业十强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上海文化企业十大年度人物上海文化企业十大创新人物。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取得全面进展,有效助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习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
本届人物推选数量与上届相比增长50%,申报人普遍年龄更轻,40岁以下申报人占40%。推选中涌现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文化领军人物★★◆,主动探索新商业模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涌现了一批锐意创新的行业先锋,积极探寻崭新文化赛道■★★◆◆。
服务扶持机制有效完善。上海配套建立了文化企业的金融、财政■■◆、人才、出入境等全方位服务措施和扶持机制。文创金融服务方面,持续推出文创金融服务◆◆■★★、机构、产品★◆■、政策四张清单,深化银担联动,实施文金惠专项服务方案。截至2024年12月上旬★★■,服务文创企业1306家,成功为207家文创企业放款10★■■◆.3亿元◆■◆★,为1048家企业解决咨询问题。加快推进文创特色支行建设,夯实一区一特色支行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18家文创特色支行服务文创企业贷款余额479◆■.31亿元◆★★◆★,放款企业3485家。财政扶持方面,强化市级文创资金撬动作用,向民营和新锐文创企业、项目倾斜◆★,2024年共扶持894个文创项目。
从本届推选的名单中,我们可以找到上海文化产业行稳致远的密码——新型文化业态是上海文化产业的重要优势◆◆■◆■★,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试听等占比高,沉浸式文旅项目在申城集聚发展。
未来,上海文化企业将以更为丰沛的文化滋养、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让这座人文之城绽放出更迷人的风采■◆。
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推选,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第一财经■◆◆、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记者获悉,本届推选共收到185份申报表,涉及出版发行印刷、影视制作发行放映★■★★、演艺娱乐、艺术品、动漫游戏电竞★◆■■、互联网文化平台、数字化体验与应用、文化旅游等多个文化产业领域。
精品力作供给不断增强。高质量推动文艺创作再攀高峰,截至2024年11月底,上海共有27部作品获38个国家级奖项,38部(折)舞台艺术作品入选中宣部、文旅部重要创演片单◆★★★◆。电影《长安三万里》、电视剧《繁花》、杂技剧《天山雪》、网络文艺《中国奇谭》■■、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歌曲《新路》★■◆★、理论文章《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等7个门类11部作品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26部上海出品影视剧(11部电视剧、15部网络剧)在央视及五大头部卫视、四大视频平台播出。《天下国家道理》等4种图书入选中宣部年度中国好书◆★■★,7种选题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位居全国地方第一。
近年来,上海的影视创制◆★◆★★、演艺、电竞、旅游、网络文化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本次申报中,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类别的申报数量达30份,占申报总数的16%。新型文化业态企业作为新生力量不断脱颖而出■■◆,动漫游戏电竞、互联网文化平台■◆■★■、数字化体验与应用领域的企业申报数达71份,申报数量均大幅超过往年■◆★★,占申报总数的40%,其中不乏全新的场景应用类型,如出版业数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元宇宙产业链等。
在积极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申报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十强十佳的入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员工关怀■★■,实施公益项目,关注和响应社会热点需求◆■■★■。在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尝试与贡献。上海森宇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森宇善行公益品牌,借助互联网+商业+的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公益爱心基金;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以游戏+探索与环境保护的双向赋能,《原神》联动探索频道推出雨林保护公益短片。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申报企业以对外文化贸易为纽带★◆◆★★,开拓海外文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网络文学出海代表企业,以故事连接世界,推动一大批好故事走出国门;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游戏《决胜巅峰》成为东南亚地区多国的国民手游;上海恒星引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作《苍兰诀》、啊哈娱乐(上海)有限公司原创动画《伍六七》系列均实现在海外平台的落地播出。
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和支柱产业作用。2023年★■■,上海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2588.13亿元★★,同比增长11.2%;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9642■■★■.84亿元◆★★★■。本届入选企业营收体量大■■◆◆★、综合实力强,普遍在行业中具备引领地位■★■。其中,入选十强的企业,2023年度合计营业收入达1188亿元;十佳企业2021-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值为28%,三年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值达46%。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方面,申报企业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多层级的优质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兴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城中之城》、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均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尤伦斯(上海)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高品质艺术大展马蒂斯的马蒂斯深受市民欢迎。
企业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上海已建立全国文化企业30强推优◆■■、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推选、文创上海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文化企业分级遴选机制★■★◆◆。2024年,东方明珠新媒体、上影集团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霆娱乐■★■■、宽娱数码、黄豆网络、喜马拉雅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宣传系统国有文化企业锐意改革,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制定系统性改革方案,坚持主责主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速,西嘻影视★■◆◆◆、森宇文化★★★◆■■、追光影业、混知文化、啊哈娱乐、七猫文化、米哈游、莉莉丝、博新元宇、互影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新型文化业态企业脱颖而出。160家市级文创园区(含24家示范园区)、20家示范楼宇和36家示范空间发挥产业集聚效应。